音樂有助重啟大腦 激發神經活動

(文:鈺鍇 編:Tiffany)

音樂家的腦子真的異于常人, “每當音樂家拿起他們的樂器時,腦中就會迸出火花嗎?”

教育學家柯林斯 (Anita Collins) 與漫畫家格林漢 (Sharon Colman Graham) 曾在TED-E教育頻道所製作的奇幻片中作的開場,音樂的確是有助身心發展,也可以陶冶性情。

當音樂家演奏時,他們的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腦與音樂真的有奇妙的關係嗎?演奏音樂或如同“大腦的全身運動”般,讓人可感受到音符的律動。

另有一項研究:讓一位音樂人帶著鍵盤進到核磁共振機即興演奏一段音樂,結果顯示:這位在核磁共振機中進行演奏的音樂人,他的大腦中與語言、語法相關的區域特別活躍。

演奏音樂技能,涉及神經系統的一系列同步啟動過程:感知系統、認知系統、運動系統和執行系統。這些腦內運作的某些部分與其他已知的活動均不相同,包括運動或是各式各樣的創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家可以稱得上是大腦運動的“健美先生”。

當我們聽到音樂時會有自己的想法,認為它傳達給了我們什麼,然而每個人的感覺和理解卻有很大不同,用自己的認知邏輯與之交流,處理聲音的大腦系統比處理語言的大腦系統更加複雜,大腦會將聽覺系統需要處理的事情擺在首位。

之前都有介紹過音樂孩子成長的研究,教育和培養兒童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感受音樂,透過音樂這媒介及工具,不但可提升學齡前幼兒的情緒穩定度,也可訓練孩子的專注能力。而音樂本身的感染力,能讓孩子學習放松、律動,還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與創意。

更多閱讀: 音樂有助孩子成長

人的大腦分左腦、右腦。左右腦的分工是不同的,左腦功能:語言功能,算術功能;右腦功能:有洞察力(三角形),藝術功能,想像功能,音樂功能。因此,音樂刺激的是對右腦神經細胞的生長有促進作用,能增強神經細胞的活動性,充分發揮大腦右側的功能。

而美國《時代》周刊的一篇文章表示音樂家的聽力特別好是因為大腦結構異於常人。普通人以右腦來分辨音符,而優秀音樂家是以左腦來分辨音符,能在1000赫茲的音律中覺察到低於1赫茲的頻率變化。普通人一般只能辨別出兩個音樂頻率,但音樂家能在1秒之內分辨出16個音樂頻率。

音樂對於大腦神經的可塑性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它有助於啟動整個大腦的感覺、運動和語言領域的活動,激發了神經活動自發的創造力。

所以說,音樂家的腦子是比那些接受過很少或從未接受過音樂訓練的人反應更迅速、更敏銳 !

 

更多音樂課程介紹:[詳情按此

 

TED-Ed課程介紹音樂與大腦的關係:

(影片來源:youtube/TED-Ed)

關於更多音樂旅行:

歐洲行|音樂迷必去 五大朝聖之地

華沙|蕭邦之城 伴著圓舞曲追尋鋼琴詩人的印記

更多有關音樂的資訊、課程可以上北區音樂中心的官網瀏覽:https://www.naa.org.hk/

且有樂器、音樂產品可以購買:https://www.naa.org.hk/shop/